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10月29日报道我校承办的江苏舞台艺术评论骨干人才培养培训班圆满结业,报道内容如下:
交汇点讯 10月29日上午,江苏艺术基金2025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江苏舞台艺术评论骨干人才培养培训班”结业典礼在江苏师范大学会议厅举行,标志着为期一个月的系统培训圆满落幕。本次培训由江苏省艺术评论学会、江苏师范大学、昆山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主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舞台艺术评论高质量发展,为江苏文艺评论事业培养中坚力量。
培训班自9月7日在昆山开班以来,共有30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舞台艺术评论骨干参与。培训分为昆山与徐州两个阶段,课程设计科学系统,涵盖理论学习、现场观摩、研讨交流与写作实践等多个环节。学员先后聆听了来自中央文史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大学等多位知名专家的专题讲座,内容涉及戏剧批评、戏曲现代化、舞台视觉表达、评论写作分寸感等多个前沿领域。
在理论学习方面,仲呈祥、宋宝珍、赵建新、方标军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文艺工作的文化哲学、戏剧批评的本质、评论的角度与尺度、江苏文艺评论的实践与担当等主题进行深入讲解。徐健、季国平、胡一峰等则聚焦新媒体时代的评论生态、独立批评精神与新大众文艺现象,引导学员在时代变革中把握文艺发展新趋势。此外,汪守德、宫晓东、罗周等从创作实践出发,剖析舞台艺术的内在规律与审美标准,强化了学员对艺术本体的理解。
实践环节同样丰富。学员们现场观摩了“戏曲百戏盛典”系列演出,在线收看了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开幕演出及部分剧目,并参与“一剧一评”和戏曲座谈活动。在昆山当代昆剧院史料陈列馆的参观中,学员们深入感受昆曲艺术的深厚传统与当代活力。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研讨,学员们不仅拓宽了艺术视野,也提升了评论写作的现场感与针对性。结业仪式上,江苏省艺术评论学会会长方标军作总结讲话。他回顾了培训历程,指出本次培训在夯实思想根基、拓宽艺术视野、锤炼职业素养、聚焦前沿动态、强化实践运用等五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他勉励学员以结业为新的起点,坚守评论品格,勇于激浊扬清;锤炼写作功力,追求有度有温;深耕江苏沃土,助力精品攀登;拥抱时代变革,拓展评论疆域;永葆学习热情,实现自我超越。
学员代表孙晓烨、陈莅菡在发言中分享了学习体会。她们表示,此次培训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与专业淬炼,通过课堂与现场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贯通,对艺术评论的公共性、专业性与责任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们承诺将把培训所得转化为评论实践,以敏锐的眼光、温暖的笔触书写江苏舞台艺术的华彩篇章。
江苏舞台艺术评论骨干人才培养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江苏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学员们返回工作岗位后,将继续以专业眼光、理性笔触和人文情怀,为构筑江苏文艺精品创作高地、传播时代强音贡献智慧与力量。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高利平/文、图
报道链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901fbf4e4b0f3ec5f07cc19?t=17625066359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