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让五种风气在徐州大地蔚然成风

来源:宣传部作者:时间:2021-09-09浏览:523设置

  9月6日徐州日报第六版思想周刊栏目以“让五种风气在徐州大地蔚然成风”为题报道我校刘礼明教授和刘莹教授对徐州风气解读的专访。报道内容如下:

大兴勇争一流之风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访江苏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礼明

◎徐报融媒记者臧秀君 唐婧

 

  记者:您如何理解勇争一流之风的内涵?

  刘礼明:勇争一流之风,在我看来就是要有不甘人后的志气,要有争先进位的勇气,要有勇夺第一的豪气。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高站位、高目标、高追求,以“四个一流”即一流的政治品格、一流的职业素养、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岗位业绩来引领勇争一流之风。勇争一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召唤,是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的具体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品格,是党员干部事业心、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必将激发每一名党员干部走在前、干在先的工作激情,营造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良好风气。

  记者:您认为弘扬勇争一流之风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刘礼明:弘扬勇争一流之风,能够提振干部的精神气象。现实工作中难免有一些干部存在懒于干事、怕吃苦受累、缺乏斗志、不敢担当的心态,工作平庸甚至懈怠,习惯于完成基本工作任务,满足于按部就班应付工作,甚至出现“躺平”思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全市弘扬勇争一流之风,可以促使广大干部摒弃亦步亦趋的思想观念,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工作目标上拉高标杆,在工作标准上严格要求,在工作要求上自我加压,真正把工作当成事业去追求,以一流的作风和业绩体现责任担当,实现自身价值。

  弘扬勇争一流之风,能够提高干部的创新能力。工作能不能干好,能不能干出一流成绩,关键在于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现在的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学历普遍较高,具有知识化、专业化等优势,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改革发展的艰巨工作,精准识变、主动应变、创新求变的能力还比较缺乏。弘扬勇争一流之风,能够有效激励干部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新政策的理解能力、新要求的把控能力、新任务的创新能力,在对标谋划中树立高目标,在扬长补短中作出新贡献,在推动落实中实现好开局,努力成为跨越式发展的突破者、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

  弘扬勇争一流之风,能够创造高质量的发展成果。弘扬敢为人先、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能够促使广大干部立大志、干大事、创大业,见先进就学,有第一就争;能够树立一流的工作目标和要求,纵看成绩、横比差距,精益求精、永不满足,做到发展不止步、超越不停歇;能够锚定对标航向,始终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战略定力,始终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用一流的思路、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效率去抓落实,最终创造出成效一流的发展成果。

  弘扬勇争一流之风,能够更加凸显徐州区域发展首位度。近年来,首位度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实力的差距化评估,称为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经济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以此将该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距水平进行数字化呈现,来反映该区域序列中的首位优势性。2017年,徐州被国务院正式批复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充分说明了徐州区域发展首位度地位。面对其他城市的猛追快赶,我们唯有保持勇争一流的精神和行动,才能保持首位度优势,并使其日益凸显,这对于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教育进步、民生改善等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记者:您认为全市上下应如何塑造勇争一流的风气?

  刘礼明:一是要营造勇争一流的浓厚氛围。通过动员部署、宣传教育,在广大干部中形成“不争先必然落后,不进位就是退步”的思想观念,变“催着干、推着干”为“争着干、比着干”,在招项目、抢人才、引资本、强产业等方面展开竞赛,用当下的拼搏程度换取今后的发展高度,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要善于发现和树立勇争一流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让大家有榜样可学,在对比中感到压力,让压力变成动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二是要对标找差确立发展目标。各县(市)区要看清各项指标在全省40个县(市)中的位次,各城区要找准在全省55个城区中的排名,各部门要认清自身工作在全国全省的位置,弄清所承担的高质量考核指标在全省的排名,各行业要认清自身发展到底处在什么水平、存在哪些差距,从而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 高点定位明确追赶目标,发愤图强奋力追赶标杆。 

  三是要建立真抓实干长效机制。勇争一流不能只是口号,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必须持之以恒、长期坚守才能形成的工作作风。这不仅需要教育引导,更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才能保证。用考核制度鞭策那些想“躺平”、不求作为的部门和干部,用容错纠错机制保护敢想敢闯敢干的人,用激励机制奖励那些取得一流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这样才能变“催着干、推着干”为“争着干、比着干”。

四是强化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一流成绩是抢抓机遇拼出来的,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也是运用科学的考评机制激发出来的,所以我认为考评是形成一流作风、做出一流成绩的有效方法。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不仅能够发现经验和典型,产生示范和带动效用,也能够找到问题和差距,形成发展的压力和动力。需要强调的是,不能为考核而考核,使考核流于形式,或成为基层的额外负担,而是要探索形成一个良好适度的科学考评机制,促进勇争一流之风的蔚然形成、蓬勃发展。

 

大兴改革创新之风蹚出破题制胜新路

——访江苏师范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交叉应用研究院院长刘莹

◎徐报融媒记者臧秀君 李悦悦

 

  记者:您如何理解改革创新之风的内涵?

  刘莹:近几年,徐州飞速发展,整体实力快速提升,产业布局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和徐州长期坚持创新发展驱动是分不开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路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领导干部的思维绝不能原地踏步,不能被各种框架束缚,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善于用新的视角发现问题、用新的办法解决问题、用新的思路推动工作。领导干部要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把书本知识、别人的经验、成功的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知行合一,从而有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记者:您认为弘扬改革创新之风对于徐州的发展具有哪些现实意义? 

  刘莹:一是有助于机制体制的创新。以工程机械行业为例,大家都在讲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如何实现制造业的高端和智能?如何把我们的创新资源聚集到产业的快速发展中?需要我们有一个更高的眼界和更大的格局。2019年,我们与徐工集团达成合作,将多名学校引进的优秀年轻博士送到徐工去参与技术开发与服务,去当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的学徒,他们的理论性虽然很强,但是却不懂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产业发展上,通过合作,反过来也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科研能力。这是师大推动高端人才主动融入产业发展的一大创新举措,更是徐工这一龙头企业参与培养核心共性技术的大格局和大担当。

  二是有助于理念创新。从传统的思维方式来看,往往是有了某项创新之后,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使我们错失很多机遇。我认为领导干部应具有反向思维、前瞻思维,要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创新点到底在哪里?比如说高质量发展,只有把高质量指标弄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如何去引导别人实现高质量。以激光技术为例,徐州拥有激光技术最前沿的研究团队和创新资源,需要有效激活路径,将这些创新载体和团队尽快融入到我们的主导产业里面去,这需要政府层面做整体性、前瞻性布局。

  三是有助于政策举措的创新。资源、体量、政策、环境等对实现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条件。还是以徐州的工程机械为例,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体量,如果创新的质量有了更大程度的释放,发展空间会更大。弘扬改革创新之风,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行业,从上到下集中智慧,通过政策举措来激发创新的热情与激情。

  记者:您认为应如何推动改革创新之风形成一种风尚?

  刘莹:第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创新型城市制度建设。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龙头,是核心力量。当前,徐州结构调整阵痛正在显现,转型升级仍任重道远,创新体制机制存在的矛盾尚未得到解决。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跟上发展步伐,看到发展方向,引领发展路径。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激励创新的市场化机制,健全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路线选择、要素配置的基础作用。

  第二,聚集科技创新资源要素,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政府层面要加强引导,实现创新平台、高端人才、实验平台、检测平台、认证平台等全链条聚集。提供一批懂科技和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梯队,在产业发展中提供专业化程度高的管理服务,让“看得见的人”有本事提供决策建议给“管得了的人”。无论是徐州重大科研创新平台的筹建、政府引导高校企业共用共享高端人才,还是引导测试服务、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三位一体”的开放协作,都是通过汇集创新资源要素实现发展潜能的激发,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从改革创新中得到实惠。

  第三,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只有产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帮助才能显现。要进一步引领企业创新意识,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全力推进产业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渠道。同时,强化原始创新供给,加强基础研究,激活服务路径,推进产业化深度交叉融合。

  第四,深入推进创新国际化,提升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创新全球化在带来一系列挑战的同时,也为徐州发展带来了一次跨越式发展的机会。要抓住时机,建立国际化创新载体,高水平国际成果转化基地,以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为主题,依托主导产业,创新理念和运作机制,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区域。

  第五,营造宽容失误的环境,着力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通过有“强度”的激励和有“底线”的包容,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积极营造崇尚科学、无私奉献的社会氛围,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加大媒体报道及社会舆论对创新创业文化的关注力度,帮助大众科学理性地看待失败,给予创新失败者应有的包容和尊重。


道网址链接:

http://epaper.cnxz.com.cn/xzrb/html/2021-09/06/content_628766.htm

http://epaper.cnxz.com.cn/xzrb/html/2021-09/06/content_628767.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