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彰显文化自信:中国文艺的新使命-中国社会科学网

来源:宣传部作者:宣传部时间:2018-05-15浏览:951设置

  中国社会科学报5月11日第5版刊登我校徐放鸣教授文章,文章内容如下:

彰显文化自信:中国文艺的新使命-中国社会科学网

徐放鸣

  倡导文化自信,从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文艺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质,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文艺繁荣发展方向的主要切入点。面对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发展要求,我们应当从坚定文化自信的角度深入思考中国文艺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要承担起怎样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七一”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并提,列为“四个自信”,要求增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将文化自信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对文化自信表述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看待文化建设包括文艺繁荣发展的站位极高,具有总体性和战略性。更为重要的是,十九大报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作出了新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就将三种文化自信所蕴含的内在联系讲透彻了,三种文化有机融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深厚精神基础,也是中华文明参与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在独特性。这启示我们要全面把握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并且从中理解对于文艺发展的新要求。我认为当代中国文艺应从以下四个维度彰显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应当发挥文艺对于塑造“四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在当前形势下强调“四观”教育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针对性,直击历史虚无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的要害,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自身先要确立正确的“四观”,并且要强化以艺术创作塑造“四观”的自觉意识,然后才能形诸笔墨,真实而准确地展现社会生活的历史过程和现实情境。在这当中,“史诗性”应当成为文艺发挥塑造“四观”作用的更高追求,作家要以历史的穿透力和鲜活的生命感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深刻地反映现实,启迪大众,以生动的审美表现力既吸引大众,又引领大众、提升大众。

  坚定文化自信,应当发挥文艺对于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这里两个“最能”的论断在新的认识高度上阐述了中国文艺具有的本质属性,也明确了文艺要致力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升国民素质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讲到的“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当代中国文艺在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自觉地探索其中的艺术特性和审美规律。重要的是如何将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转化为生动的历史语境和鲜活的时代风尚,在具体的故事和人物塑造中产生深刻而强烈的感染力。2017年热映的影片《战狼2》以及近期赢得好口碑和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影片《红海行动》就是这方面的生动范例,探索了新时代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报国情怀,如何通过逼真而生动的影像叙事来打动观众的艺术规律。

  坚定文化自信,应当发挥文艺对于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的独特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将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全球格局中来把握,显示出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所具有的发展眼光和气魄格局。当代文艺实践应当主动融入这一发展格局,以文化软实力的方式积极传播中国秉持的新发展理念,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艺术表达中努力塑造“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中国形象。面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格局,要进一步探索国家形象塑造的深度、广度和可接受度,把握其中的审美特殊性和艺术规律。例如,中国文艺的海外巡演和商演,应当探索在实现“走出去”之后,如何真正“走进去”,成为域外公众深度理解和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而以中华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影响海外公众。又如,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如何体现“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于深度交流中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文明图景。再如,积极探索与海外作家艺术家、海外媒体和艺术机构的合作机制,共同致力于中华文化艺术的海外传播、中外艺术和美学传统的比较研究,从而将国家形象构建的单一主体性扩展为交互主体性,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搭建起有效的交流通道。

  坚定文化自信,应当探索当代文艺如何赢得大众的审美机制。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面临的当下挑战就在于如何做到“走心”,真正打动信息时代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从而充分发挥文艺的引领和启迪作用。这就需要在信息多元、选择多样的艺术消费格局中积极寻求和建立文艺与大众之间的审美需求对接及引导机制,实现艺术传达与艺术接受的共振共鸣。

  在这方面,2017年荣获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第一名的大型原创史诗话剧《雨花台》剧组作出了可贵的探索。该剧的成功得益于有效地实现了三个“对接”,将革命文化的讲述内容转换为当下受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从而在新的时代氛围里彰显了对革命文化的自信和有效传播。一是深度挖掘雨花英烈事迹的精神内涵,寻找革命文化的“老故事”与当代社会生活精神导向的结合点,实现了“历史感”与“时代性”的有效对接。二是贴近当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需求,重点塑造一批青年英烈形象,以雨花英烈的青春来映照当代青年学生的青春,实现了两种“青春”跨越时空的生动对接。三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创新话剧的艺术表现方式,强化综合影像视听效果,实现了革命传统题材戏剧的表现形态与新媒体环境下观众欣赏习惯方式的审美对接。这三个“对接”就体现出当代文艺面向大众、赢得大众的内在机制和审美规律。(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报道网址链接:http://ex.cssn.cn/djch/djch_djchhg/wlaqyscyl_103373/201805/t20180511_4246163.s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