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六届五次教代会校长工作报告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14-11-27  浏览次数: 1613

终端服务 精细管理 改革创新

为全面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第六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任平

2014年3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校行政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到会的特邀代表、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学校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坚定道路自信、谋求进位发展的一年,也是围绕“创新特色”建设主题,各项事业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胜利的奋战之年。

  (一)深入落实“创新特色”年度主题

  2013年,学校围绕构建富有特色的创新型大学基本框架,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在全校范围内部署了“创新特色”年度任务。学校分别成立了人才培养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与综合性大学建设、科技发展与服务社会、国际化发展、管理改革与创新等5个项目组,由分管相关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明确具体任务,并且将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单位改革创新的积极性,组织动员各学部(院)填报创新特色任务书,签署责任状,集中力量在重点领域取得重点突破。

  1. 人才培养与教师教育方面

  ——推进“35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召开全校教学工作会议,按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环境优化、保障有力”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获批教师教育类专业自主招生权,落实师范生分段培养机制,建成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推进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与北京师范大学、泰州市教育局等单位合作探索“三方协同”卓越教师培养模式,与12个市教育行政部门共建协同培养创新联盟,着力构建覆盖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各阶段、各科目、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师资培养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确立“1+2+5”实习实践模式;制订出台《“1+10”人才培养和就业模式实施办法》,已签约105家合作单位。

  ——成立附属实验学校并正式招生,建立人才培养改革实验区,探索“十五年一贯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动教学一体机、教育机器人等教育服务产业研发工作。

  2. 学科建设与综合性大学建设方面

  ——召开学科建设推进会,对26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分层次规划发展路线图;高标准通过省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检查验收;首次以我校名义招收博士研究生。

  ——推进学部制试点改革,制定实施《学部章程(试行)》《学部制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并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推进学部制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着力构建以学部为平台的优势学科群和优势专业群建设模式,实现办学资源的科学配置、集中共享、结构优化。

  ——新获批部省共建基地1个、省级科研平台3个、厅市级科研平台11个,为开展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进一步奠定基础。

  3. 科技发展与服务社会方面

  ——积极推进“2011计划”,获批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做好高功率激光发生器、激光材料、氢能等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拳头项目,力争打造“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科研创新平台。

  ——加快推动科技园文化创意大楼、研发孵化大楼基础施工及云龙校区旧楼改造工程;目前入园企业76家,获批2013年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引导资金重大项目1项;以科技园为主体,投资成立徐州市科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师范大学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与恩华药业合作开展蛹虫草项目并开始试营销。

  ——促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技术转移中心并通过省科技厅验收;获得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组织参与江苏产学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谈会等企业对接活动;签约启动建设江苏师范大学高淳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

  ——充分开发地域文化特色,推动《汉学大系》《徐州史纲》编纂工作;为论证徐州汉文化发展、推广“舞动汉风”等区域文化活动提供智力支持与学术咨询;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举办汉服毕业典礼及相关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得到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中华五禽操”通过教育部鉴定,即将在全国推广。

  4. 国际化发展方面

  ——推进国际化办学,成立中俄学院,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申报工作,努力建成苏北高校国际化办学的一面旗帜。

  ——落实国际化发展“七大任务”,成立国际研究院;推动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开展研究项目;推进“1+20”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与日本北陆大学、乌克兰柴可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人才培养工作;推进落实“331工程”,先后选派100余名教师、2个团队赴境外研修培训;成立澳大利亚引智站暨海外培训基地。

  5. 管理改革与创新方面

  ——创新发展理念,召开2013年暑期发展战略研讨会,探索规划独具特色的“江苏师大道路”,明确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三步走”战略。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启动大学章程编制工作,已完成《江苏师范大学章程(草案)》提交本次大会讨论。

  ——科学规划校区功能,优化资源配置,顺利完成贾汪校区综合改造利用工作,确保2013级新生顺利入学。

  ——科文学院积极推进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通过省独立学院专业建设抽检、评估及验收;实施大部制改革、后勤改革、职员制改革和财经预决算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二)推进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在“创新特色”年度主题的引领下,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全面进步:

  1.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获得国家精品开放课程6门,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6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6部教材获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77项、省级258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3项、省级44项,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毕业设计12项;获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65项,新建7所教育硕士教学研究基地。取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的突破,学校进入“挑战杯”发起高校行列。深入开展学风创优活动,“中国梦师大梦”主题教育活动得到教育部简报、教育部思政简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专题报道;以“优秀”等次通过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专项检查。

  2. 以学科学位点建设为平台,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

9个省重点学科顺利通过中期检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1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项;获得省部级项目60项。发表论文1373篇,出版专著22部,被SCI(E)、EI收录419篇,其中一级学科顶级期刊1篇、TOP SCI35篇;SSCI、CSSCI收录262篇,其中特A类15篇、A类20篇。获得专利授权28个,其中发明专利8个。文科学报再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专栏再获省委宣传部重点理论栏目资助。

  3. 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核心,人才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制订出台“153工程”补充意见;修订教职工考核办法,完成第一轮岗位设置聘期考核工作和新一轮岗位聘用工作;评聘正高级职称21人,副高级职称34人。杨亦鸣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引进院士量级人才2名、长江学者量级人才12名、优秀博士43名,一批优秀学者和团队入选省特聘教授和省“双创计划”“333工程”“创新团队计划”引进团队等。

  4. 以开放办学为突破,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发展

  新获批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中俄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以及与境外大学合作培养本科留学生项目;与7所高校建立或续签国际、境外友好合作高校;开拓日本大学、哈萨克斯坦国际哈中语言学院生源渠道,招收来自16个国家的留学生276名,聘请境外教师33名;加快推进留学生学历教育,目前已有学历生18人;做好两所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选拔等工作;参加第二届中巴商务论坛,得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5. 以提升服务社会贡献度为目标,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强化

  新增产学研合作基地60余家;签订横向合作项目90项,经费1389万元。积极培养社会适用人才,招收成人高等教育学生3004人,二学历、专接本、主考助学等各类学生1000余人;完成教育部国培计划、新疆籍毕业生岗前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任务15项,共计1800余人次。

  6. 以服务师生为宗旨,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制定落实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教职工总体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按省定标准做好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的补发,全面启动老职工住房补贴申请工作。推动人才公寓楼、青年教师周转公寓等工程建设。制定落实40岁以上教职工年度体检政策,继续开展教职工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为泉山校区东院住宅区添置健身器材。帮助70余名教职工子女顺利就读小学或初中,促成徐州市教育局明确相关政策,将我校教职工子女全部纳入附属中学(市三十六中)施教区;免除教职工子女入托保育教育费。完成学生宿舍网升级改造。努力改进后勤服务质量,确保学生食堂价格稳定、学生宿舍安全。

  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发放创业基金80.5万元,举办各类招聘会50余场。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3.06%。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为2053名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1193万元,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资助,完成各类助学金审核发放和经济特殊困难学生学费减免工作。

  7. 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办学条件持续优化

  推进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泉山校区校园规划调整通过审批,积极推进分析测试中心、图书馆扩建、大学生活动中心、留学生宿舍等工程项目的审批或建设进程;完成泉山校区节能监管平台框架搭建;建成校园交通智能管理系统。

  加强教学科研保障,获批2013—2015“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6个,共计6000万元;全年新增设备总值7277万元,其中教学科研设备近5700万元。数字校园信息门户系统正式运行,全面启用师大通行证、“师大助手”微信平台,建成完善毕业生离校系统、数字迎新系统、虚拟化数据中心;推动手机掌上阅读和移动图书馆平台建设。

  优化财务管理和资产运营,加强协同创新项目、优势学科等专项资金管理;积极做好化贷工作,全年节约利息支出120余万元。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做好招投标和审计,全年完成集中采购186项,平均节支率22.14%。开展全校固定资产清查。资产经营公司销售(营业)收入年增长20%。积极做好各类基金项目的发放、引进和续签工作。

  8.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引领,文明校园建设深入推进

  根据省委统一安排,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历经3个环节,明确30项整改内容、97条具体措施,涉及9个方面的18项重点整改项目,确定28项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目前各项整改工作正在逐步落实中。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与市纪委共同组建廉政与绩效研究基地;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强化对招生考试、重要经济活动过程的监督;开展机关行政效能专项监督检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统战工作,拟定党外干部培养五年计划。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获得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市级以上媒体280余次报道我校办学成绩,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媒体对学校进行专题报道。

  一年来,工会(妇委会)、关工委、档案、文博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学校整体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2013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先进单位、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获得江苏省2011—2012年度文明单位、2012—2013年度高等学校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我们深知,学校取得的每一份成绩、每一点进步,都是全校师生员工智慧、心血与汗水的结晶。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体师生员工及离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通过去年实施创新特色主题任务,我们也看到发展中还有很多工作亟待改进、亟待突破。一是开展创新工作角色转换不够到位,在制定一些政策的时候没有做到从师生角度出发,服务师生发展的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部分领导干部对创新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以改革创新实现学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理解,创新态度需要进一步转变,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一些创新举措说而不做、做而不实,创新成果显现不够充分,管理改革与创新工作尚未完全铺开,学部制改革、后勤改革等项目进展缓慢,学科专业结构老化问题需要在新的创新中破局,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需要在深化改革中解决,还有一些事关学校发展大局的深层次矛盾和战略性难题需要在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加以破解。在2014年工作中,我们要全面总结过去几年的建设经验,正视存在的问题,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富有创新性的思维和更有效的举措,在充分分析形势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谋划学校新的发展。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和2014年建设主题

  略


关闭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