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网】江苏师范大学:榴光溢彩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

来源:宣传部作者:时间:2019-11-15浏览:558设置

  高校思政网11月12日以“江苏师范大学:榴光溢彩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为题报道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报道内容如下:

江苏师范大学:榴光溢彩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

  阳光惬意的午后,江苏师范大学的老师与少数民族学生们一同品咖啡、谈学习、聊家常,亲切交流对话,体验思想交汇;华灯初上的夜晚,身穿节日盛装的学生们齐聚一堂、载歌载舞、放飞青春,体味家乡温情,再现民族特色……近年来,江苏师范大学着力推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多措并举、灵活形式、注重创新,密切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榴光溢彩”少数民族学生引领工程,以此推动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人性化、精确性,让深处内地的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

曙光启航:把脉问题,创新管理思路

  截至2019年,江苏师范大学拥有来自维、藏、蒙、壮、白等34个民族的1072个少数民族学生,是省内少数民族学生人数较多的高校之一。这一特色为学校带来了多样的文化类型和丰富的文体活动,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提供便捷的桥梁。但与此同时,民族交流隔阂、生活习惯差异、学业成绩参差不齐等问题也成为我校少数民族管理方面的难题。如何走近少数民族学生心里,让他们更好、更快的融入学校大家庭中是我校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的家境清贫,第一次来到陌生的繁华城市,每天都会被孤独、不安、惶恐的情绪笼罩,害怕不适应、害怕被冷落、被轻视。”来自西藏藏族新生白玛旺姆同学说。

  让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需要做到的是更多的认同感:情感认同是前提,只有建立起互信,才能架起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桥梁;专业认同是基础,对专业的正确认知和了解,是促进少数民族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文化认同是目标,只有了解文化共同和差异,并寻求文化融合才能真正实现民族间的和谐发展。

  经过梳理问题、研讨方案、实际调研,2015年12月,校党委学工部门创新启动了“榴光溢彩”少数民族学生引领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一对一精准对接,细化管理责任、深化引领示范、提升管理温度,不断完善少数民族学生培养机制,促进广大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管理中,江苏师范大学逐渐摸索出少数民族管理工作的着力点:“三个明确”和“三个结合”,即明确民族政策、学生特点、工作责任,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精细管理与关心帮助、校内校外推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管理上实现规范、在思想上得到引领、在发展上得到帮助。

  “榴光溢彩”少数民族学生引领工程的实践,使得江苏师范大学在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方面突破了瓶颈、打开了崭新局面。

韶光璀璨:多元教育,点燃心灵火炬

  学校首创构建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传、帮、带”体系,为每一位少数民族学生配备了“曙光导师”、“韶光益友”和“星光伙伴”,探索多元化教育途径。“曙光导师”由党性强、经验多、责任心重的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机关处级干部担任,负责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良好“国家观”和“民族观”。“韶光益友”由各学院熟知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担任,以“爱心、信心、责任心”和“感恩意识、诚信意识、守纪意识”教育为主要内容,解决生活困难。“星光伙伴”由相关学院的优秀学长担任,以“朋辈互助”的形式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学习帮扶,帮助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

  毕业一年多的新疆维吾尔族热依拉同学已回到家乡在喀什当了人民教师,现在还经常和自己的曙光导师联系,分享自己工作体会、恋爱结婚喜悦和初为人母的幸福,“我要感谢在师大的曙光导师,她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她是我一生的导师。”

  1600多次“曙光导师”交流、3300多次“韶光益友”互动、6700多次“星光伙伴”的沟通让师生间互动增多了、同学间交流增加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稳步提升、困难也及时解决了。

  在做好“曙光导师”、“韶光益友”和“星光伙伴”的选拔、督导工作的同时,江苏师大始终坚守“用心、用情、用力”的学工理念,以精品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创设更多的平台机遇,为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可能。如一年一度的“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我在徐州有个家——少数民族学子徐州行”主题活动、古尔邦节和开斋节等节日慰问活动及少数民族大联欢等。此外,学校多次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调研就业活动的开展情况,了解少数民族就业实际;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学业“一对一”帮扶活动,解决学业困难问题;以“润德讲堂”、“咖啡时光·教授有约”、“餐厅·六点汇”为代表的对话活动更是十分贴近90后、00后学生个性,每场座无虚席,深受欢迎。

  以导师、益友、伙伴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为主,辅之以丰富多彩、多元个性的主题活动,构建起了少数民族学生“3+1”的培养模式,为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困难、寻找归属、融入社会提供了多方渠道。

星光筑梦:规范管理,谱写华彩人生

  上午的会议室,俯瞰着阳光下波光粼粼的玉泉河,与远处郁郁葱葱的泉山森林遥遥相望,一场围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培训论坛正在这里开展,来自多个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就工作中的焦点问题提出思考、建言献策。省民宗委缪文军副主任、广州大学李敏老师、深圳大学程浩老师等一线领导、专家,在培训现场也带来了独到的见解,让整个论坛秩序井然、气氛热烈。

  随着“榴光溢彩”工程不断深入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准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既是任务目标,又是必然使命,督促与激励我校建设一支更加强有力、专业化、专家化和精细化的少数民族学生工作队伍。

  2017年5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江苏师范大学成立“江苏省民族学生辅导员培训基地”,到目前,基地已经开展了3期培训,主要涵盖了少数民族特别是维吾尔族的具体风俗习惯研究、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员的工作技能研究、民族团结的相关制度与理论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危机应对等。同时,基地还积极组织开展工作交流,实现了学校之间资源共享、经验互借和良性互动。

  “学校实施的‘榴光溢彩’少数民族学生引领工程,通过共建、结对等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实现了‘我在内地有个家’的期待。在‘星光伙伴’、‘韶光益友’、特别是‘曙光导师’的精神引领下,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云南丽江纳西族的和泽海同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分享会中这样说。

  其实,像和泽海这样获得成长的学生还有很多:通过就业教育指导,一大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得到了巨大提升,就业率连续三年都保持在了97%以上;通过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与选树,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获得了全面发展的机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中,一批出身少数民族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牢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明确了自身责任与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江苏师范大学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载体,实现了“石榴果”籽粒饱满、颗颗相抱,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了借鉴。

报道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Djz5CWrz9exeGNAyrpkKw

 


返回原图
/